高溫來襲,如何有效防治兒童中暑
哪些情況下兒童更容易中暑?
1、長時間暴露在高溫、高濕、封閉及強陽光直射的環(huán)境下。
2、夏天參加體育活動或者軍訓的時候。
3、穿得太多,或者包被蓋過多時。
4、體重超標或者肥胖。
5、有慢性病,如糖尿病、甲狀腺、尿崩癥、下丘腦損傷等。
此外,需特別關注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,比如很小的嬰兒或者有精神發(fā)育問題的孩子。
怎么識別中暑的癥狀并判斷嚴重程度?
中暑的癥狀:在高溫、高濕環(huán)境暴露后,出現頭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發(fā)燒、肌肉抽筋、抽搐,甚至昏迷。
中暑可以分為三個階段:
1.先兆中暑
此階段的主要特點是:有中暑癥狀,體溫正常或略升高,無意識障礙及器官損傷。
患兒暴露在高溫環(huán)境下一段時間,出現精神減弱、疲乏無力、頭暈頭痛、口渴多汗、惡心嘔吐等癥狀,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(通常<38℃)。此階段兒童神志清楚,無器官損傷表現。此時身體仍處于代償期,及時正確處理后,通常較短時間內癥狀可消失;如果體內熱量繼續(xù)蓄積可進展為輕型甚至重型中暑。
2.輕型中暑
此階段的主要特點是:體溫明顯升高、有脫水表現,無意識障礙及器官損傷。
患兒體溫明顯升高,通常在38℃~40℃之間,出現脫水的表現,如皮膚濕冷、面色蒼白、心率增快、少尿無尿、眼窩凹陷、皮膚彈性差等。出現上述癥狀時,應及時脫離高熱環(huán)境,降溫、補水,癥狀不改善者應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,正確處置后,通??捎跀敌r內恢復。
3.重型中暑(熱痙攣、熱衰竭及熱射病)
這是最危險的情況,此階段可有抽搐、意識障礙,伴有高熱、多臟器功能障礙。
患兒體溫可高達40℃以上,可出現肌肉痙攣、暈厥、昏迷、抽搐、胡言亂語、精神行為異常等肌肉及神經精神癥狀,可能合并多個器官功能障礙,如血尿、消化道出血、皮膚淤血、瘀斑、休克、呼吸衰竭等。此階段身體進入失代償期,有致命風險,需立即轉運至就近的大型醫(yī)院救治。
兒童出現中暑怎么辦?
先兆中暑時,通常經現場處置后癥狀可很快緩解,輕、重型中暑兒童需要去醫(yī)院就診。如果發(fā)現兒童有中暑癥狀,應采取“一搬、二降、三補、四轉”的原則進行處置。
1.搬運
脫離高溫、高濕、封閉及陽光烈曬的環(huán)境,迅速把孩子從熱的地方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。如果有條件,應轉移至空調房內。
2.降溫
快速有效的降溫是中暑急救時最重要的措施,在發(fā)現中暑30分鐘內應盡快將體溫降至40℃以下。降溫方法包括:脫掉一些衣物;溫水擦浴全身,可用風扇或空調增加對流、散熱;對于年齡較大、意識清楚的兒童,可采用洗澡浸泡的方法;嬰兒出現捂熱綜合征時,應立即迅速解開包被降溫,及時更換被汗水浸濕的衣被。需要注意的是,口服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等解熱鎮(zhèn)痛藥物通常是沒有作用的。
3.補水
兒童中暑常伴有脫水及電解質紊亂,應該少量、多次地給孩子喝一些常溫的水或電解質飲料,一次不要喝過多,否則易引起惡心、嘔吐等癥狀。無法自主飲水者,可去醫(yī)院就診,在醫(yī)生的評估下接受適量靜脈補液等治療。
4.轉運
對于重型中暑者,尤其是伴有高熱、意識不清、抽搐等神經系統(tǒng)癥狀的兒童,應立即送到就近醫(yī)院就診。對于輕型中暑經現場處置癥狀沒有緩解的兒童,也應盡快到就近醫(yī)院就診。
如何預防兒童中暑?
1.環(huán)境
夏季,兒童要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時間,盡量早晨或晚上戶外活動,避免烈日當頭的正午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。兒童在戶外玩耍時最好待在陰涼處,可隨身攜帶扇子或手持便攜式小電扇。高溫、高濕天氣時,應在涼爽的室內活動,如室內游樂場、室內游泳池等。調整戶外運動強度,避免高溫環(huán)境下劇烈運動。避免兒童單獨待在汽車內或狹小空間內。高溫天氣時,家中使用電風扇、空調等降溫,并定期開窗通風。
2.衣著
夏季應穿著輕薄、寬松、淺色、透氣的衣服,及時更換掉被汗浸濕的衣物。嬰幼兒選擇輕薄包被,切忌過度捂熱嬰幼兒。
3.飲水
保證孩子喝足夠的水,以水或電解質飲料為適宜飲品,避免含酒精、咖啡或糖分過高的飲料,因為此類飲品會進一步加重水分丟失。兒童還應避免大量飲用過涼的飲料,以免出現胃部痙攣。
4.飲食
夏季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少吃高熱量、油膩、辛辣的食物,多吃蔬菜和水果。
5.休息
保證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時間,合理安排活動。
6.不推薦藥物預防中暑
沒有藥物可以預防中暑。部分家長夏季會給孩子服用“防暑藥”,目前醫(yī)學上沒有公認的藥物可預防中暑,有些“防暑藥”的輔料中可能含有酒精等不適宜兒童的成分,自行服用反而可能引起相關副作用。布洛芬、對乙酰氨基酚等解熱鎮(zhèn)痛藥物對中暑所致的體溫升高無效,不宜應用。
記住,預防中暑比治療更重要。
相關推薦
怎么樣正確的添加輔食
寶寶快六個月了,去做兒保體檢的時候醫(yī)生說該給孩子添加輔食了。那么什么時候該添加輔食?添加輔食的時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問題呢?聽聽兒??漆t(yī)生怎么說。一、學會咀嚼是添加輔食的重要標志出生后6-8個月齡是訓練嬰兒學習咀嚼和吞咽行為的關鍵期。咀嚼是有節(jié)奏的咬運動、滾動、磨的口腔協(xié)調運動,它代表嬰兒消化功能、神經元的發(fā)育逐漸成熟和外界條件的刺激可促進咀嚼發(fā)育。消化過程口腔階段的咀嚼動作是嬰兒食物轉換所必需的技能…
11-27嬰幼兒如何應對呼吸道疾病流行季?
冬季來領,各種呼吸道疾病來襲,在感染流行季,嬰幼兒作為易感人群,常常是被侵襲的對象。來醫(yī)院就診時,臨床醫(yī)師為了明確是哪一類感染,常常會開具不同的檢測用以明確感染類型。呼吸道疾病,其種類繁多,包括細菌性感染、病毒性感染以及支原體引起的感染等。為了準確的配合臨床診斷,我們提供了各種檢測手段,下面一起簡單了解下。一、常規(guī)檢驗檢測常規(guī)的檢測包括血常規(guī)、病原微生物培養(yǎng)、血清學抗體檢測等。其一,血常規(guī)檢測是診…
11-27秋冬季如何預防傳染病
秋冬季氣溫變化無常,是各種傳染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。兒童本身的抵抗力弱,適應能力差,免疫力低,在集體生活中極易受到流行性傳染疾病的侵襲。下面,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和預防保健小知識吧!01手足口病【病原體】腸道病毒(如柯薩奇病毒)【傳染途徑】主要經糞-口途徑傳播,其次為呼吸道飛沫傳播【易感人群】學齡前兒童(5歲以下孩子)【臨床表現】發(fā)熱、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現皰疹、咽喉疼痛、厭食拒食【預防…
11-01